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兩次世界大戰的殘忍,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,希特勒迫害猶太人,集中營、毒氣室等殘忍的手段,奪走了600萬猶太人的生命,而這本書的背景就發生在希特勒時期所統治的德國

在那個納粹德國,反抗希特勒的人、共產主義份子、猶太人都會受迫害,這本書的主角—莉賽爾,因為爸爸是共產主義份子被迫害,媽媽沒辦法決定把他和弟弟送到墨沁鎮的一個家庭給一隊夫婦領養,故事從莉賽爾的弟弟在往墨沁鎮的途中突然過世開始

我不知道該怎麼下手打關於這本書的心得,這本書,藉由文字,讓我看到了二戰時期的德國,戰爭的殘酷、那時的猶太人的命運,悲劇  彷彿就在我眼前,看到最後,莉賽爾身邊他最愛的那些人,他的養父、養母、鄰居、朋友們,躲不過睡夢中來的空襲,離開人世,我鼻酸了,眼淚也不爭氣的在眼眶中打轉,難過,因為戰爭的殘酷


       他們花了幾個小時把火全都熄滅。他們用手邊一切材料來撐住受損的建築物,有些建築的牆壁破了,殘餘的斷臂像是突出的手肘。這是漢斯˙修伯曼最拿手的工作,他尋找悶燒中的木條或者零碎的水泥塊來撐起這些手肘,使它們有所依靠,他逐漸開始喜歡這份工作了。
        他的雙手密密麻麻都沾了碎片,塵埃的殘餘粒子在牙齒上凝結成塊,嘴唇沾黏了已經硬掉了潮濕灰塵。制服的每個口袋、每一條線、每一條隱藏的摺縫,都覆蓋一層炸彈灰的薄膜。
       這份工作最難處理的是人。
       每過一陣子就有人頑強地在濃密的煙塵中行走,他們大部分都重複說著同一句話,總是喊著某人的名字。
       有時候,有人喊者沃夫甘。
       「你有看見我的沃夫甘嗎?」
       那些人的手印還留在漢斯的外套上。
       「史黛芬!」
       「漢西!」
       「古斯特!古斯特˙史托保!」
        濃煙漸漸退散,在殘破的街道上,點名工作緩慢而費力地進行著。有時,點名的結果是一個充滿灰燼的擁抱;有時,點名的結果是有人跪倒在地,哀聲哭嚎。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過去,這些情節慢慢堆砌,像是還沒發生的夢,又甜又酸的夢。

我們都知道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,但是這本書藉由偷書賊的故事,把那時的苦日子、恐懼、戰爭、納粹、猶太等畫面呈現在你眼前,雖然書皮上主打著文字的力量,但是我認為更深層的意義是「人性」,莉賽爾的養父因為守信而勇敢的收留了一個猶太人,看到德國士兵把猶太人押解到集中營的路上,無意識的給了一個身體虛弱到隨時都會死去的猶太老人家麵包,當然也因此受罰
同樣都是人,為什麼要受到如此不平等的對待(或者說是虐待)?在那個納粹主義發源地城市的小鎮裡,莉賽爾和他的養父母的勇敢,真的會讓你打從心底感到佩服
而關於戰爭,我由衷的希望,雖然是個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希望,我希望這世上,永遠不要有戰爭,永遠不要有那些流血衝突、迫害等,不管是什麼人,不管信仰什麼宗教,不管支持著什麼政黨、政治領袖,都跟自己一樣,都是人,都一樣重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ddi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