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傷心咖啡店之歌,在書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,不知道為什麼他就吸引了我,有點反常的一點內容書評都沒看就買了這本書,而這本書也成為我最愛的一本書

最近差不多要把之前買的書都看完了,沒錢買新書的情況下,看著書櫃的那一大排書,拿起了傷心咖啡店之歌來看,雖然是第二次看這本書,看書速度並沒有因為看過了而變快,反而更慢,思緒被吸引到書裡的世界,腦袋裡慢慢消化、思考著海安與馬蒂對於自由的論調...

高中的時候第一次看這本書,就深深被朱少麟的文字吸引,那時候我以為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物的色彩鮮明,或許又是因為我羨慕著他們那樣的一群朋友,而再看這本書,我發現我是被這本書的核心「自由」所吸引

昨天筱涵傳給我一個算生命靈數的網頁,上面寫著我只要找到真正的目標,就可以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,能有傑出的表現,想想或許真是如此,我也一直不清楚自己真正到底想做什麼,小時候想當音樂家,不過我終究沒那天分沒那命,後來想學設計當設計家,不過雖然我美術表現不差,但很快就意識到我終究不是那塊料,再來想當個自由攝影者,因為我喜歡拍照,喜歡用照片記錄所有美麗的畫面,不過自由攝影者也不是那麼容易,關於攝影我也只是拍拍、看書學學,高中考大學時,我最終決定要讀商學院,因為社會組所涉獵的科系,商學院算是個比較容易賺大錢的學院,我想賺很多很多錢,足夠讓我到處出國走走,不過讀了財金後,發現這似乎又不是我想要的,而高薪的管理者,通常也沒空到處出國玩,上了大學後有點想學藝術管理,但是始終對藝術管理不是很瞭解,也沒有真正去深入研究,所以我到底想做什麼?目標是什麼?或許我不知道吧!這是個難解的問題

上面還寫到我認為人生在世就是要好好看看這世界,這點的確是,我算是個享樂主義者,我一直認為這世界上有那麼多漂亮的景色、新奇的事物、好吃的食物、、等,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幾十年,不到處看看真的很可惜,所以我想,一直以來,我所追求的,或許就是「自由」,能到處看看這世界的自由

但是就如同書中主角馬蒂一樣,我在社會規範下生活,對現實有很多的妥協,認真讀書、考大學,讀了大學後又因為現在環境,開始煩惱考研究所,唸書唸書唸書、考試考試考試,最後畢業了,出社會,過著一般上班族的生活,不能夠坦然面對自己,依自己的感覺做事,做個庸庸碌碌的城市人,也就是海安口中的「半人」,這樣感覺起來好像頗可悲的

還記得高中時,教室後面擺著的30雜誌,有一篇是寫一個宏碁(?我忘了)的設計師,30歲時決定留職停薪一年,去環遊世界,我把那篇文章印下來,我羨慕那樣的生活,我多麼希望能夠像這樣,自由的出去旅行,最近幾年興起的打工旅遊,我一直很有興趣,真希望能夠有半年或是一年的時間,踏出台灣,打工旅遊去,賺足了旅費就走,旅費快用完就在下一站打工,很酷、很自由,也希望出社會後能賺夠錢,就出國玩,好好享受這個世界,好好享受自由的生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ddi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